• <nav id="6m44e"></nav>
  •   

    羅源

    《福州市“十四五”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》解讀

    來源:羅源縣 發布時間: 2022-07-11 10:15
    加大字體 縮小字體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

     日前,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《福州市“十四五”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》(榕政辦〔2022〕38號),現對政策出臺背景和有關內容解讀如下。

    一、背景依據 

    “十四五”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,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第一個五年。福州市肩負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中走在前列、做出示范的重大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。 

    依據《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》等相關規劃,編制《福州市“十四五”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》,明確“十四五”福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目標和任務。該規劃是“十四五”期福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。 

    二、發展目標 

    總體發展目標:打造“一樞紐兩門戶”(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、對臺門戶、海絲門戶)。 

    對內著力打造“2336”交通圈:福州主城基本實現20分鐘上高速,基本形成主城區30分鐘便捷生活圈,初步形成主城至六城30分鐘互聯互通交通圈,市區至所轄縣、各縣至所轄鄉鎮60分鐘基本覆蓋。 

    對外著力構建“1234”交通圈:福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,至省內主要城市2小時互達,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3小時通達,至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4小時陸路通達。 

    三、具體指標 

    1.綜合立體交通網高效互聯、便捷通達 

    (1)打造國際航空樞紐 

    ——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200萬人次; 

    ——航空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5萬噸; 

    (2)建設世界一流港口 

    ——福州港貨物吞吐量超過3億噸; 

    ——福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力爭達600-800萬標箱; 

    (3)完善軌道交通網絡布局 

    ——鐵路總里程達到約600公里; 

    ——城市軌道交通規模突破200公里; 

    (4)優化公路網絡 

    ——公路網通車里程達1.18萬公里。 

    2.運輸服務更加現代化 

    ——城區軌道站點800米覆蓋人口和崗位比例突破40%; 

    ——城區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達85%以上; 

    ——空港、海港集疏運體系進一步完善,海鐵聯運、空鐵聯運等多式聯運快速發展。 

    3.交通發展更加可持續 

    ——交通基礎設施和裝備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,基本建成福州TOCC平臺; 

    ——主城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80%。 

    四、發展任務 

    1.建設暢達高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。 

    (1)綜合運輸大通道 

    構建“三軸三廊”綜合運輸大通道,支撐福州都市圈建設,推進六城互聯互通。 

    (2)構筑現代化綜合樞紐體系 

    打造長樂機場、福州站、福州南站等綜合客運交通樞紐,建設長樂翔福物流園、福清公路港、元洪冷鏈食品物流園區等現代貨運樞紐; 

    (3)打造多層級軌道交通體系 

    全力推進高速鐵路建設,建成福廈客專,開工建設溫福高鐵; 

    完善海鐵聯運體系,推進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北段建設; 

    構建快捷融合的城際鐵路網,建成福州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(F1線),挖掘福廈鐵路、溫福鐵路、福平鐵路等既有鐵路城際功能; 

    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,加快地鐵6號線、5號線一期、4號線一期、2號線東延伸線、6號線東調線建設,開展市域鐵路S1線前期研究。 

    (4)全方位推進公路網高質量發展 

    推進高速公路擴能增效,切實推進機場第二高速、濱海新城高速、福州至福清高速、政永高速等項目建設; 

    推進普通國省干線連段成網,推進國道G228全線貫通,加快G104、G316、丹貴公路等項目建設。 

    推進農村公路廣覆蓋惠城鄉,計劃建設改造農村公路400公里,新增2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。 

    (5)打造國際航空樞紐 

    推動機場能級提升,加速機場二期建設; 

    打造便捷高效集疏運體系,推進福州機場高速鐵路建設,積極推動“高鐵進機場”; 

    拓展航線網絡,爭取支持開設更多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國際直飛航線; 

    提升航空貨郵保障能力,加快航空物流中心建設,拓展至東南亞、大洋洲和歐洲等航空貨運專線。 

    (6)建設世界一流港口 

    提升港口設施綜合服務能力,推動江陰港區6-7#和8-9#集裝箱碼頭建設、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1-3#和6-7#大型深水碼頭建設,著力打造江陰國際集裝箱樞紐港、羅源灣大宗散貨集散基地; 

    加快推進開放融合發展,拓展國際遠洋航運航線班次,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港航合作,研究開通對臺貨物滾裝航線。 

    推動陸島交通碼頭提升改造,規劃建成連江下宮、連江安海、連江頭、羅源鑒江洋嶼等陸島交通碼頭項目。 

    全面振興閩江航運,加快閩江水口水電站樞紐壩下水位治理與通航改善工程建設。 

    2.打造集約高效的現代運輸服務業。 

    (1)提升旅客出行服務水平 

   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品質,推動義序、樟嵐等公交場站建設,持續優化公交線網,更新購置公交車輛1000輛; 

    引導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,鼓勵發展定制客運特色服務,積極推廣“互聯網+”共享出行,鼓勵和規范發展智能公交、智能停車、網約車等城市出行服務新業態。 

    多舉措推進兩岸客運便利化,扶持培育閩臺客運航線,推動增開福州至臺中、高雄空中直航航線,推進“兩馬”游艇雙向直航,強化兩岸直航的中轉功能。 

    (2)推動貨運物流提質增效 

   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,推行物流全程“一單制”,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城,建設國家物流樞紐。 

    構建規范高效的郵政快遞網絡,建設完善的“通道+樞紐+末端”現代跨境寄遞網絡; 

    穩步推進交郵(快)融合,支持郵政、快遞企業與鐵路、公路等運輸企業深化合作,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無縫銜接; 

    推進海峽兩岸交通物流融合發展,拓展閩臺海上貨運航線,增開兩岸集裝箱班輪航線和散雜貨不定期航線;擴大空中貨郵直航范圍。 

    (3)深化交旅融合發展 

    加快干線公路與景區公路連接線以及相鄰區域景區之間公路建設,推進G228線濱海風景道建設,大力推動城區“兩江四岸”和長樂區游艇、游船等水上休閑旅游業發展。 

    3.推動創新智慧綠色安全發展。 

    (1)智慧交通 

    以新基建為抓手,促進先進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,建成福州綜合交通監測調度中心(TOCC),全面推進科技治超。 

    (2)綠色交通 

    積極落實生態保護要求、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,力爭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00%新能源化。 

    (3)安全交通 

    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管理,完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,夯實交通行業安全基礎,強化安全應急管理體系。 

    4.提升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。 

    (1)深化行業改革 

    引入社會評價機制,促進公交管理機制改革。推進傳統巡游出租汽車服務轉型升級,加強對網約車服務和安全的監管,引導出租汽車行業融合發展。穩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,深化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升級。 

    (2)健全交通運輸行業治理體系 

    完善信用監管機制,推進交通信用體系建設;推動交通運輸法治建設;加大科技執法投入,充分利用科技提高執法效能。 

    AA久久精品
  • <nav id="6m44e"></nav>